夏夜,網(wǎng)約你剛結束一場聚會,車打準備回家,原低網(wǎng)約車給你提供了一堆選項,網(wǎng)約秉持著勤儉持家的車打原則,你一頓勾選,原低刪去了一堆貴的網(wǎng)約,只留下了便宜的車打那個選項。
你在悶熱的原低空氣里汗如雨下,司機遲遲未來。網(wǎng)約
你忍不住催促了下司機,車打司機回:
“ 請問,原低戰(zhàn)狼中吳京一共打出了多少個子彈 ”。網(wǎng)約
你打出一個問號,車打司機解釋道,原低這是 “ 平臺新規(guī)定 ” ,答對題,或對上暗號,他才能去接駕。
根據(jù)網(wǎng)絡上流傳的截圖,類似的問題還有:“ 太陽大還是月亮大 ”,“ 李云龍拉出來的意大利炮是多少口徑 ” ,“ 鋤禾日當午的下一句是什么 ”。
著急享受空調的你一頭霧水,半信半疑在網(wǎng)上搜出了答案。
但很快,你發(fā)現(xiàn),無論你答對還是答錯,結局早已注定。
答錯了司機不來,答對了司機還是找其他理由不來。
這都啥奇葩 “ 新規(guī) ” 啊 ?!
抱著好奇,差評君問了周遭經(jīng)常打車的人,結果沒人遇到過,一怒之下,我高強度打了半天一口價到處溜達,依舊無事發(fā)生。
很顯然,這不是啥新規(guī),更像是一場少數(shù)人發(fā)起的惡搞。
但這群人到底圖啥呢?別告訴我是為了幫乘客提升知識水平。。。
抱著好奇,差評君研究了一番,發(fā)現(xiàn)問題的癥結,似乎出在一口價上。
一口價,是一種固定車費模式。
平臺根據(jù)起點、終點以及預估的行駛里程預估車費,無論中途是暢通無阻,還是堵成一片紅,最終你支付的,就是這個事先確定的價格。
左圖一口價,右圖預估價
通常,特惠快車都是一口價模式。
對于乘客而言,一口價提供了一種 “ 確定性 ” 的承諾,不用擔心堵車等突發(fā)情況,坐就完事。
但對于司機而言,這意味著他們要承擔 “ 不確定性 ” 的風險,一旦平臺預估的路況與現(xiàn)實不符,中間的時間成本和經(jīng)濟損失都得司機自行消化。
隨便上網(wǎng)一搜,你就會發(fā)現(xiàn),圍繞一口價展開的口誅筆伐,早就有之,逐步升級。
司機辱罵乘客,乘客投訴司機
最開始司機遇到一口價的乘客,不接也不會亂來,以協(xié)商懇求為主,“ 大哥您取消下 ”。
但絕大多數(shù)乘客無法理解,既然平臺有這個選項,為啥不讓我選?
首先,一口價確實比快車便宜,其次,結果都是從 A 點到 B 點,那么大家必定選擇便宜的那個乘坐。
十一、十二塊錢有時候能便宜兩三塊,很多了,這會影響很大一部分人的選擇。
你不讓我選便宜的,是不是存心找不痛快?!
雙方都莫名其妙,理解不能,逐漸劍拔弩張。。。
當懇求無效,雙方的對抗自然進入了下一階段,司機開始想辦法擠兌乘客,即便這便宜車讓你坐上,你也別想舒坦。
于是,物理攻擊輪番上陣。。。
你想省車費,我想省電費,既然打一口價,那想吹空調就掃碼。
你想我稍微多送 100m ,但我收的是固定費用,所以定位的終點在哪我送到哪,絕不多送。
總之,你坐著不舒服,下次自然不想打。
但很顯然,這些大都沒啥用,于是,戰(zhàn)術開始升級為:精神攻擊。
比如拉上一群隊友,邊開車邊輸出,接到這單就是自己今天倒霉,讓你坐立難安。
他們甚至特別希望,不開空調,會讓你覺得熱,覺得受不了,這樣只要你開口,他們就可以擠兌你:“ 小伙子,嫌熱別打特惠,打專車去 ”。
“ 戰(zhàn)狼中吳京一共打出了多少個子彈 ” 也只是這種攻擊的再次升級,這種近乎荒誕的行為藝術,將拒絕的姿態(tài)做到了極致。
跟差評君一樣,很多網(wǎng)友有不少疑問,比如不想接一口價的司機,就不能不接嘛?為啥搞乘客?以及,司機為什么這么討厭一口價?
差評君也把這些問題拋給了網(wǎng)約車司機們,我發(fā)現(xiàn)這里面門道真不少。
首先,在功能上,絕大多數(shù)平臺,司機確實能選擇不接一口價,但不接,很可能就沒單。
多位網(wǎng)約車司機向差評君表示,除用車高峰期,比如早晚高峰以及極端天氣,關掉一口價沒啥影響,其他時候關掉非常難頂。
“ 特惠能關啊,但關掉特惠就是單子少些,不太接得到 ”。
“ 開特惠,至少能保證你有單子跑 ”。
“ (一口價)打開就給你派很多一口價,關掉就不給你派單,普通快車單子也不給你派 ”。
在司機眼里,平臺的派單機制是一個玄學黑箱,沒人能說得清楚怎么派、怎么辦,只能跟著感覺摸索,平臺派單機制是否公平誰也搞不清楚,只能跟著收入調整自己能調整的部分。
對于室內工作者來說,通常歇著不會產生成本,相反可以美美摸魚吹空調,對于網(wǎng)約車司機來說,沒單歇著就意味著要到處找能停車的地,付停車費,付電費。
不開一口價,會少多少單呢?
“ 沒算過,但是你自己沒單你自己知道啊,20分鐘派一單跟10分鐘派一單肯定不一樣 ”。
一天能跑多少單,有多少特惠?
“ 20-30 單,里面至少有一半是特惠 ” 。
特惠單占比大,賺得少。這幾位杭州司機大都表示,特惠的平均收入在一塊二一公里,而快車收入則是平均一塊六上下。
“ 平均 1 公里到我們手上才一塊二,那你車損弄弄,空調開開,到手上真沒多少 ”。
一口價的抽傭不算低
但比起賺得少,更讓他們寒心的是,一口價模式下,堵車不計費。
“ 前陣子我同學接了一個年紀大的爺爺奶奶,9.2 元多點,一口價,開了半個多小時。全程 4 公里路,他開了 3 公里,還有 1 公里(景區(qū))堵著就不動了 ”。
“ 有一次去景區(qū),堵了兩個小時,乘客就在后面呼呼大睡,但我也沒辦法,只能開下去,掉頭也掉不了 ”。
只要遇到擁堵的場景,早晚高峰、音樂節(jié)等,就可能出現(xiàn)狠狠上班半小時,到手就九、十塊的情況。
其實杭州的快車,堵車的計費不貴,二毛一分鐘。
但對于任何一個勞動者來說,自己努力上班,收入?yún)s紋絲不動,這種無力感,沒人會喜歡。
看到這里,大家的心情可能有點復雜。
認真生活的人,各有各的不易。作為乘客,正常打車,不該被情緒化對待。但換位思考,大家都是打工人,多少也能理解點司機。
那么,平臺為什么要設計出這樣一種看似 “ 雙輸 ” 的模式?
這事吧,細說起來,也有些無奈,先看些數(shù)據(jù):
2024 年1~11 月,合肥網(wǎng)約車單車日均訂單量 11.5 單、空駛率 45%;駕駛員日均流水不足 300 元的占比近八成,營收總體呈下滑趨勢。
原因么就是單量增長跟不上網(wǎng)約車增長,近幾年,每年都有城市發(fā)文,預警網(wǎng)約車市場飽和風險,公開提醒慎入網(wǎng)約車行業(yè)。
早在前幾年開始,網(wǎng)約車就進入了逐漸飽和的狀態(tài)。為了解決僧多粥少的問題,也為了解決乘客擔心被繞路、被故意拖慢時間的問題,一口價的模式由此誕生。
2020 年,滴滴宣布試運營特惠快車和滴滴特快,高峰期,單比車多,乘客可以打快車,貴點但是車多,平峰期,車比單多,特惠的低車費可以吸引乘客打車出行,提升單量,網(wǎng)約車平臺紛紛跟進。
初心是好的,乘客能坐便宜車,司機也有更多單子可以接。
遇到問題后,平臺也一直嘗試調整。
滴滴測試過流水保底,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一定單數(shù)的司機,能獲得相應的保底流水;高德打車上線 “ 堵車寶 ” 權益,給予司機一定堵車補貼。
但以上種種似乎都無法根治問題。
在差評君看來,一口價陷入困境的原因有二:
其一,一錘子買賣太簡單粗暴,無法適配大城市的復雜路況。
其二,盡管價格檔位有差異,但服務卻沒法再做出差異化了。
網(wǎng)約車的分類,復雜程度堪稱 “ 中杯、大杯、超大杯 ” 系列。
但以前,不同價格檔位對應不同權益,豪華車給你高端、舒適、服務,專車給你舒適,而快車其實就沒啥了,只管把你送到。
從快車到特惠的一口價,還能再削減啥呢?
打豪華車,奧迪 A6L 們一來,車上的古典樂一響,司機下車給你行李一拎,豪華車的味兒就來了。
打專車,你一上車,穿著正裝的司機,免費的水,內心也能感受到服務差異。
但快車跟特惠,你能感覺出來啥差別嘛?
我想,如果不是遇到情緒化的司機,你又沒主動問,很難把這兩區(qū)分開來。
2021 年,滴滴發(fā)布了三支廣告片,分別針對滴滴拼車、滴滴專車以及滴滴特惠快車,圍繞打車從 A 點到 B 點的問題展示各自的產品特點。
在特惠快車的廣告里,滴滴表示,“ 沒有任何額外的服務,所以給出了更優(yōu)惠的價格 ” 。
從乘客支出和司機收入來說,特惠就跟快車不是一個檔位的,但從服務上來說,這兩又是一個檔位:削無可削的那檔。
而當服務已經(jīng)無法再做減法時,唯一的壓縮空間,就只剩下了司機的收入和情緒。
所以你省下來的錢,就像是用被司機虐待一下?lián)Q來的。
“ 一口價 ” 現(xiàn)在的處境,也讓差評君覺得有點唏噓。
網(wǎng)約車平臺一直在根據(jù)司機的反饋調整,目前已經(jīng)陸續(xù)上線 “ 特惠計價方式 ” ,在部分城市進行實時計價,定價在快車價格基礎上給出一定折扣。
也許在不遠的未來,“ 一口價 ” 會往那個更古老但也更公平的邏輯回歸:高峰期乘客們加錢打車,平峰期支持低價打車。
希望到時候,這樣的提示牌越來越少。。。
網(wǎng)約車的誕生,無疑是偉大的,它用技術和效率,讓打車從少數(shù)人的奢侈變成了絕大多數(shù)人的可選項。
實不相瞞,我也有點被寵壞了,上次圖省事打出租車回家,付錢那一刻,兩眼一黑,仿佛被拉回了十年前。
也正是那一刻,我突然驚醒,每一份唾手可得的便利背后,都清晰地標著它的價格。
只是,這個價格不一定是由我們來支付。
本文來源:http://www.iv82.cn/news/5e36799627.html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請發(fā)送郵件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