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使用率從 50% 暴跌到 3%!半年
DeepSeek 正在跌落神壇!學新
這兩天,聞學只要你還刷抖音,半年大概率就刷到過類似的學新新聞,這些點贊兩萬四萬的聞學,估計播放量都百萬以上了,半年評論區(qū)也一堆被忽悠帶了節(jié)奏的學新,全都在說Deepseek不行了。聞學
不是半年我說,這么離譜的學新謠言大家也信?
今天我就來給大家好好扒一扒,這謠言是聞學怎么來的。
首先得講明白一件事,半年DeepSeek 的學新使用率,可能從來就沒有到過 50%。聞學
在 AI 模型平臺 Poe 的報道上可以看到,在即使是年初最火的時候,DeepSeek 的使用率,也只有大概百分之六七左右。
要是真能干到 50%,怕不是過年的時候山姆奧特曼,埃隆馬斯克,扎克伯格都得連夜跑咱們這來,幫梁文鋒一起包餃子!
制圖:GPT-4o
不過最近,大家用 DeepSeek 的頻率,確實下降了不少,比起過年紅紅火火的時候跌了一半,R1 和 V3 兩個模型加起來,大概能干到 3% 左右。
到這,大家應(yīng)該都明白這個謠言的來龍去脈了。
可能是有些人,在報道的時候看串行了,把使用率下跌了 50% 這件事,給搞成了使用率從 50% 開始下跌!
這才鬧出這么一個烏龍。
可能也是數(shù)字對比太明顯,被各路媒體火速轉(zhuǎn)發(fā),最后演變成了 DeepSeek 要涼這么個故事。
到這,辟謠算是結(jié)束了,但是又出來了一個新問題。
就是這使用率掉了一半,好像也不是一個小數(shù)字啊。
用戶數(shù)量被滅霸打了個響指,難道不能說明 DeepSeek 涼了嗎?
這還真不一定。
首先,“大模型的使用率” 其實是一個很難被統(tǒng)計出來的指標。
不同的大模型平臺,不同的統(tǒng)計方式,都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結(jié)果。
就拿這次事情來說吧,在 Poe 這個平臺上,DeepSeek 的使用率只有 3%。
但是可能換到隔壁 OpenRouter 上,就會發(fā)現(xiàn)用 DeepSeek 的人一點不少,使用量遠高于 10%。
另一方面,用戶數(shù)下降這件事,可能是 DeepSeek 故意要干的。
深度求索這家公司,就沒想著靠賣大模型服務(wù)這件事來賺錢。
一方面,他們老早就開源了自家的大模型,別的公司要是對它感興趣的話,自己搗鼓搗鼓,就能 “接入” DeeepSeek 了。
比如這半年來,騰訊元寶、百度搜索、還有不少手機的語言助手,甚至就連冰箱,空調(diào),都接入了DeepSeek。
這些 “渠道服”的入口多了,跑去用“官服”的人自然就變少了。
前段時間,有機構(gòu)對 DeepSeek 做了一個分析。
如果只看網(wǎng)頁端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在三個月內(nèi),DeepSeek 的流量下跌不少。
看起來吃棗藥丸,但是如果咱們把第三方托管的 DeepSeek 模型使用量給拉出來一對就發(fā)現(xiàn)。
半年時間里,用 DeepSeek 的人增加了 20 倍!
大家不是不用 DeepSeek 了,而是不在 DeepSeek 上用 DeepSeek 了。
甚至就連 DeepSeek 官方,其實都不太想你在 DeepSeek 上用 DeepSeek。
它們的 API 價格雖然弄的很便宜,但代價是,“用戶體驗” 做得非常差。
整個系統(tǒng)的延遲極高。
在坐標軸的越右邊,代表模型延遲越高
記性也不好,上下文長度只有 64K,換句話說,別人養(yǎng)的 DeepSeek 除了貴,哪哪都比原版的 DeepSeek 要來的好。
圈圈大小代表大模型上下文長度,越大可以理解為模型記性越好
而這些,都是 DeepSeek 這家公司自己設(shè)計好的。
因為對他們來說,買顯卡,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
本來手里顯卡就緊張,與其把卡拿去運行已經(jīng)做出來的模型,賣 API,賺點辛苦費。
還不如用這些顯卡,去開發(fā)還沒做出來的模型,讓 R2 更快一些問世,讓傳說中的 AGI ,能距離大家更近一些。
這種“公司機密”,可不是我瞎猜的,而是梁文峰自己說的:
提供云服務(wù)并不是他們的核心目標,他們的目標是實現(xiàn)AGI。
這也是所謂 “DeepSeek 要涼” 的真相。
與其說是用戶放棄了 DeepSeek,倒不如說是 DeepSeek 自己放棄了流量。
對大模型廠商來說,他們真正的戰(zhàn)場,不在于現(xiàn)在,誰的產(chǎn)品使用率的高低,賣的價格的貴賤。
而在于,誰能一直領(lǐng)先,笑到最后。
對咱們來說,與其在這吃瓜 DeepSeek 涼了沒有,不如關(guān)注關(guān)注他們家的下一代模型,R2 啥時候來,有啥新的花活?
本文來源:http://www.iv82.cn/news/62b35299585.html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請發(fā)送郵件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